登录  注册   联系我们   在线答疑   中邮网APP下载  
您目前的位置: 资讯 > 收藏资讯 > 集邮资讯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6月8日

发布时间:2020-6-8点击率:2095字体大小:
标签:发行史上的今天  新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今天6月8日  

1995-9 中国皮影(T)

发行时间 1995年6月8日

全套4枚 面值1.60元

(4-1)20分 陕西东路皮影人物  5025.75万枚

(4-2)40分 河北滦县皮影人物  2617.75万枚

(4-3)50分 山西孝义皮影人物  3001.75万枚

(4-4)50分 四川大邑皮影人物  3005.75万枚

邮票规格 31×52毫米

邮票版别 胶印版

齿孔度数 12度

整张枚数 40枚(10×4)

发行量 3001.75万套

邮票设计 王虎鸣、阎炳武

印刷厂 辽宁省沈阳邮电印刷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4.5元  

    中国皮影戏是一种传统的戏剧形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灯光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皮影戏历史悠久,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发源于我国西汉时期的陕西,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皮影戏属于傀儡戏的一种。皮影戏的产生是颇为久远的。但真正的皮影戏是北宋时期才真正兴盛起来的。到了清代末年,皮影戏几乎遍布大半个中国。我国影戏13世纪随着蒙古军事势力传到亚细亚一带,后又从波斯传到埃及、土耳其等地。中国影戏在欧洲大陆的流行,给以后的电影发明带来启示。皮影戏长期的广泛传播,在全国各地形成了许多流派。

    2011年11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印尼巴厘岛将中国皮影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为弘扬皮影戏这株民间戏剧艺术的奇葩,中国邮政于1995年6月8日发行《中国皮影》特种邮票,全套4枚,将我国具有代表性的4地皮影戏人物形象绘入邮票。

    (4-1)陕西东路皮影人物

    选用的是明末陕西东路皮影中一位身穿旗靠,头戴帽盔,披甲执剑的将军,是皮影戏《魏征斩白蛇》中尉迟恭的形象,造型精巧,刻工细致,颇具盛唐气派。陕西东路皮影是中国皮影戏的重要一支,主要是指咸阳以东的关中一带的皮影,以华县、大荔、渭南等县为代表。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东路皮影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经过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又广泛地吸收了民间剪纸、绘画和戏剧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完美的造型原则和造型风格。

    (4-2)河北滦县皮影人物

    选用的是一个小生形象,取材于清代河北滦县皮影戏《黑水国》中西蜀秀才韩幼奇父子夫妻在阵前团圆的故事。人物脸谱夸张,从额尖向下构成通天鼻,眉目上吊而弯曲,显得清秀、聪颖、大方。河北滦县皮影起源于古城滦州,流行于河北东北部唐山市为中心的地区,是滦州秀才黄素志由皮影创立出来的一个重要分支,约诞生于明朝万历年间。滦州皮影人物小巧,雕刻以线刻见长,刀法犀利多变,雕镂精细,造型夸张极富装饰性。其唱法中以其掐嗓唱法最为独特,几百年来深得观众的喜爱。

    (4-3)山西孝义皮影人物

    选用的是皮影戏《封神演义》中赵公明形象。其脸部为阴刻,极显厚重,头戴虎头帽,身挂刀剑令旗,铠甲为菊花组织图案,应用了身段上少见的阳雕技法,显得疏密相间,均衡得体,古朴洗练。山西孝义皮影是我国皮影戏的重要支派,流行于山西孝义。据史料记载,孝义皮影在宋金时代已有班规,已经发展成熟。孝义皮影造型粗犷,简练夸张,线条遒劲有力。孝义皮影因皮腔音乐以唢呐为主要伴奏乐器,故又称“孝义吹腔”。孝义吹腔是中国最早的民间吹腔之一。

    (4-4) 四川大邑皮影人物

    选用的是大邑皮影中的旦角,从额到腮呈圆形,眉目细长,给人以善良、敦厚的美感;雕簇不重精巧而重人物性格刻画,受唐代壁画的川剧影响较多,艺术格调浑厚而大气。四川皮影大多具有汉魏石刻简约纯朴的古韵,清代极盛。皮影分东西两路,东路分布于川东、川北山区,影人形制多以直线造型、刻工精细,当地人称作“渭南影子”,从陕西渭南传来之故。西路分布于川西包括大邑在内的成都地区,影人形制受北京皮影影响,影人体形硕大,造型大方、组合多变,服饰华美、面貌俊俏、较为写实。

    幅影人的全身造型,举重若轻,以一当十,既不失中国皮影精微细腻的韵味,又有很强的整体感。



2002-12 黄河水利水电工程(T)

发行时间 2002年6月8日

全套4枚 面值3.20元

(4-1)80分 李家峡水电站 1385万枚

(4-2)80分 刘家峡水电站 1360万枚

(4-3)80分 青铜峡水利枢纽 1360万枚

(4-4)80分 三门峡水利枢纽 1455万枚

邮票规格 50×30毫米

邮票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13×12.5度

整张枚数 12枚(4×4)

发行量 1360万套

邮票设计 姜伟杰、李庆发

责任编辑 刘雨苏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6元

    黄河是中国第二大河,干流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4万平方公里,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 、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9个省(区)。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儿女,创造了华夏文化。但在历史上也洪水灾害频繁,给沿黄地区人民造成深重的灾难。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主席亲自视察黄河,并发出了“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1954年10月,黄河规划委员会完成了《黄河综合利用规划技术经济报告》,几代水利人肩起了改造黄河的重任。在黄河干支流上修建起多座控河大坝和水库,取得了很大成绩。至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又重新制订了《黄河治理开发规划报告》,形成了全河综合治理的开发利用的完整工程体系,使我国的治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从龙羊峡到小浪底的干流河道上已建成和即将建成的大中型水电站、水利枢纽共14座,形成了中国目前最大的梯级水电站群。黄河的防洪减灾和水电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流域社会、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古老的黄河焕发了青春。

    2002年6月8日,为了展示中国人民治理和开发黄河水利资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特种邮票,全套4枚。

    (4-1) 李家峡水电站

    位于青海尖扎县和化隆县交界处的李家峡。黄河上游龙羊峡至青峡河段规划梯级开发的第三级大型水利发电站。1988年4月1日开工,1991年10月13日截流成功,1996年12月26日实现下闸蓄水,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1999年全部竣工。该电站是黄河上游规划的第三座大型水电站,以发电为主,兼顾灌溉。拦河坝为三圆心混凝土重力双曲拱坝,坝高165米,长414.39米,底宽45米。坝顶海拔高度2185米。水电站安装5台40万千瓦巨型水轮发电机组。年发电量59亿千瓦小时,灌溉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并可承担西北电力系统的调度和应付紧急事故的任务。水面辽阔,水质优良,大坝库区,森林公园组成一个综合性大型游览区。

    (4-2) 刘家峡水电站

    位于甘肃永靖县西南1公里处,刘家峡长12公里,落差18米,两岸丛山峻岭,悬崖峭壁,河谷狭窄,最窄处只有30至60米,峡谷上下口均为宽平的河谷盆地,是理想的坝址。该水电站1958年9月开工兴建,1961年停工,1964年复工,1968年10月15日下闸蓄水,1969年4月1日首台机组并网发电,1974年12月全部完成,是全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大型水电工程,工程总投资6.38亿元。为黄河上游开发规划中的第7个阶梯电站,兼有发电、防洪、灌溉、养殖、防凌、航运、旅游等多种功能。大坝采用混凝土重力坝,高147米,长840米,顶宽16米,左右岸各有混凝土副坝和溢流堰连接,主要泄洪方式为溢洪道和隧洞。水库面积130平方公里,水库总蓄水量57亿立方米。电站安装5台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122.5万千瓦,年发电量为57亿千瓦小时,并可调节枯水季节黄河水量,使下游农田灌溉率由65%提高到85%。

    (4-3) 青铜峡水电站

    位于宁夏青铜峡市内,黄河中下游青铜峡峡谷出口处,是中国最早的闸墩式水电站。是以灌溉与发电为主,兼有防洪、防凌和工业用水等效益的综合性水利枢纽工程。1958年8月26日开工,1968年第1台机组发电,1978年8月8日全部建成。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高42.7米,长697米,坝宽46.7米,控制流域面积为28.5万平方公里,设计总库容量7.35亿立方米。共装有8台转浆式水轮发电机组,总装机容量为27.2万千瓦,设计年发电量13.5亿千瓦小时。另外湖水经过渠道,进入7条干渠,灌溉着银川平原582万亩农田,枢纽彻底解决了宁夏长期无坝引水的局面。1993年又兴建1台机组,9台机组总装机容量为30.2万千瓦。主要泄洪方式为坝顶溢流。

    (4-4) 三门峡水电站

    位于河南三门峡市区东北20公里黄河中游下段的干流上,连接豫、晋两省。其右岸为河南省三门峡市湖滨区高庙乡,左岸为山西省平陆县三门乡。此处河中石岛屹立,将河流分成三股:鬼门河、神门河与人门河,故名“三门峡”。1957年4月开工,1958年12月截流成功,1960年9月首次蓄水,1961年4月大坝竣工,1962年2月第一台机组发电。1978年底,全部五台发电机组并网发电。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高106米,长713米,总库容量354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68.8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全流域的92%,电站装机容量达到40万千瓦,每年平均发电量13.17亿千瓦小时,并可为下游2667平方公里的农田灌溉提供水源。水库自1960年9月蓄水以来,由于库区泥沙淤积,经历了3次改建,运用方式经过了1960年9月至1962年3月的“蓄水排沙”、1962年4月至1973年10月的“滞洪排沙”和1973年11月至今的“蓄清排浑”3个探索阶段。“蓄清排浑”运用方式的成功探索,为小浪底、三峡等大型水利枢纽工程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使该枢纽更加充分发挥其防洪、发电、灌溉、拦泥、航运和城市工业供水的综合功能。

    本套邮票所选择的水电站分别位于黄河的上、中、下游,涵盖了黄河的整个流域,完整地表现了黄河在中国文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画面以虚实结合之手法,既真实地反映出水电工程的宏伟壮观,又揭示出滚滚黄河泥沙俱下的桀骜不驯,显示了治黄工程的艰难和伟大。


2002-12M 小浪底水利枢纽(小型张)

发行日期 2002年6月8日

(1-1)8元 小浪底水利枢纽 1290万枚

邮票规格 40×60mm

小型张规格 115×96mm

小型张版别 影写版

齿孔度数 13×12.5度

发行量 1290万枚

设计者 姜伟杰、李庆发

责任编辑 刘雨苏

印刷厂 北京邮票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10元

    2002年6月8日,为了展示中国人民治理和开发黄河水利资源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黄河水利水电工程》特种邮票,小型张1枚。

    小型张为“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洛阳市以北40公里黄河中游最后一段峡谷的出口处,为孟津与济源两县的交界点。是一座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灌溉、供水和发电综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枢纽。是治理开发黄河的关键性工程,属国家“八五”重点项目。工程于1991年9月开始前期准备工作,1994年9月12日主体工程开工,1997年10月28日大河截流,1999年底首台机组发电,2001年12月31日全部竣工。控制流域面积69.4万平方公里,占黄河流域面积的92.3%,水库总库容126.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大坝采用斜心墙堆石坝,高154米,长1667米,水库面积272平方公里,电站安装6台30万千瓦混流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均发电量51亿千瓦小时。该工程以其重要的战略位置,显著的社会效益,宏大的工程规模,挑战性的技术难题,国际化的管理模式,受到中外水利专家的关注。工程建成后,可使黄河下游防洪标准由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


2006-13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J)

发行时间 2006年6月8日

全套2枚 面值1.60元

(2-1)80分 地球空间探测双星 980.1万枚

(2-2)80分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980.1万枚

邮票规格 50×30毫米

邮票版别 胶印版

齿孔度数 12×11.5度

整张枚数 16枚(4×4)横2枚连印

整张规格 240×150毫米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发行量 998.10万套

邮票设计 王虎鸣

责任编辑 史渊

资料供稿 北京空间科技信息研究所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8元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逐步拓展的过程。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航天技术,开辟了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新时代。1956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正式起步。五十年间,中国航天事业坚持走自主创新的道路,经历了艰苦创业、配套发展、改革振兴和走向世界等几个重要时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建成了独立自主的有中国特色的完整的航天科技工业体系,取得了以“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在航天高科技的一些重要领域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我国航天工作者创造的非凡业绩,已经载入了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中国航天事业在五十年的发展历程中所创造的先进的航天文化和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50年来,中国航天事业在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和空间科学三大领域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50年来,中国逐步建立了一套航天系统工程管理的创新体制和机制,形成了比较可靠的科研生产创新体系,造就了一支素质好、技术精的创新队伍。中国自主研制的导弹武器,形成了有效的战略威慑力量和防御反击手段,为保卫国家的主权和安全构筑了坚固的钢铁屏障,中国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展了四大型谱12种型号,具备了发射近地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地球静止轨道洞见飞行器的能力,到今年9月已进行了90次发射,自1996年10月以来连续48次发射成功,安全性和可靠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中国研制并发射的70颗卫星,广泛应用于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建设各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和经济效益。中国独立研制并成功发射的四艘无人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自主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中国政府于2000年第一次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空间技术、空间应用、空间科学”的大航天概念,积极开展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主张共同探索和利用外层空间,促进人类文明和社会发展,使外层空间造福于全人类。2006年,中国政府发表《2006年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了包括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绕月探测、初步实现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等在内的中国航天未来五年及稍长一段时间的发展目标。

    2006年6月8日,为纪念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中国航天事业创建五十周年》纪念邮票,全套2枚。

    (2-1)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

    画面展示了在深邃的太空中,2颗卫星对地球的赤道和两极探测时的情景。

    地球空间双星探测计划简称“双星计划”,是首个由中国科学家提出并以中方为主的空间探测国际合作计划,也是中国与欧洲合作的第一个科学探测卫星项目。它包括两颗以大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微小卫星,分别对地球近赤道区和极区两个地球空间环境变化最为重要的区域进行宽能谱粒子、高精度磁场及其波动的探测。双星计划与欧空局最为重要的磁层探测计划ClusterⅡ密切配合,形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对地球空间的六点立体探测,成为国际空间探测计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双星计划还将与国家重大科学工程“东半球空间环境地成综合监测子午链”的科学目标配合,形成中国空间环境的立体监测系统,并与ClusterⅡ卫星和国际上其他科学卫星相配合,在23周太阳峰年及其下降期间的有利时机进行多卫星及地面联合观测。

    “双星计划”包括两颗卫星:探测一号卫星(赤道星)和探测二号卫星(极轨星)。探测一号卫星运行于近地点550公里、远地点66790公里、倾角28.5度的轨道,用于探测近地磁尾区的磁层空间暴过程及向阳而磁层顶区太阳风能量向磁层中的传输过程;探测二号卫星运行于近地点700公里、远地点39000公里、倾角90度的轨道,用于探测太阳风能量和近地磁尾区能量向极区电离层和高层大气的传输以入电离层粒子向磁层中的传输过程。这两颗小卫星运行于国际上地球空间探测卫星尚未覆盖的重要活动区,相互配合,构成具有明显创新特色的星座式独立探测体系,可以对地球空间暴发生机制和发展规律进行立体探测。

    探测一号卫星质量为335公斤,由星体结构、姿控、热控、电源、总体电路、星务、测控、有效载荷等系统组成,设计寿命大于18个月。在卫星研制中解决了卫星磁洁净度、星体表面等电位、抗辐射等技术难题。该卫星的探测器包括:三分量磁通门磁强计、热离子分析仪、电位主动控制仪、电子和电流仪、高能电子探测器、高能质子探测器、重离子探测器和低频电磁波探测器。于2003年12月30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探测二号卫星质量为343公斤,设计寿命12个月,构型与探测一号基本相同,只是装载了功能不同的有效载荷,包括三分量磁通门磁强计、中性原子成像仪、电子和电流仪、高能电子探测器、高能质子探测器、重离子探测器、低频电磁波探测器和低能离子探测器。于2004年7月25日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二号丙SM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两颗小卫星均由中国航天东方红卫星公司负责平台研制及卫星总成。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负责研制有效载荷数据的采集、管理与传输以及部分的探测仪器,由欧空局协调的八家欧洲科研制机构负责研制其它探测仪器。发射成功后,卫星相继进入运行阶段。星上仪器正常工作,已获取的探测数据达16.4G。双星探测数据的接收将由中科院空间科学与应用研究中心密云科学卫星数据地面接收站、上海天文台佘山观测站以及欧洲空间局西班牙卫星数据接收站共同完成。对“双星计划”探测数据的分析、理论研究和数值模拟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已取得了一批初步的新结果。

    (2-2)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画面展示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在深邃的太空中遨游及宇航员在太空中的情景。

    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是中国神舟号飞船系列之一。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组成,是中国第二艘搭载航天员的飞船,也是中国第一艘执行“多人飞天”任务的载人飞船。于2005年10月12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在轨飞行时间115小时32分钟,于2005年10月17日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胜利返回。执行任务宇航员为费俊龙和聂海胜。

    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战略中,神舟六号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中国正稳步推进载人航天工程第二阶段目标的完成,并向第三阶段即建立太空站的目标迈进。更重要的是,作为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承载体,神六在当今世界最复杂、最庞大、最具风险的工程体系里,以技术密集度高、尖端科技聚集的精彩表现,在太空完美演绎了“中国制造”。

    本套邮票采用连票形式,在像宽银幕似的深邃太空中,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成就。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



2007-15 重庆建设(T)

发行时间 2007年6月8日

全套2枚 面值2.40元

(2-1)1.20元 新 貌 948.85万枚

(2-2)1.20元 交通网络 948.85万枚

邮票规格 50×30毫米

邮票版别 胶印版

齿孔度数 12×11.5度

整张枚数 12枚(4×3)横2枚连印

整张规格 240×150毫米

防伪方式 防伪纸张、防伪油墨、异形齿孔、荧光喷码

发行量 948.85万套

邮票设计 任国恩

摄影师 杨绍全

责任编辑 陈宜思

印刷厂 河南省邮电印刷厂

最新交易平均价格参考4元

    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通过了设立重庆直辖市的决议。同年6月18日上午,重庆市各界代表在重庆人民大礼堂举行了直辖市挂牌揭幕大会。重庆市位居四川盆地东部,面积8.2万平方公里,下辖万州、涪陵等19个行政区和綦江、潼南等21个县,是中国目前行政辖区最大、人口最多、管理行政单元最多的特大型城市。

    重庆地处中国西南。是中国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长江上游地区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内陆出口商品加工基地和扩大对外开放的先行区,中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长江上游科研成果产业化基地,长江上游生态文明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示范区,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上游航运中心,中国政府实行西部大开发的开发地区以及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重庆历史悠久,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因为重庆的地理环境,重庆多山多雾,故又有雾都、山城的别名。

    2007年6月8日,为庆祝重庆直辖市成立10周年,国家邮政局发行了《重庆建设》特种邮票,全套2枚。

    (2-1) 新 貌

    主图为重庆渝中半岛全景,高低错落的城市建筑特色景致,反映了直辖后重庆蒸蒸日上的发展面貌。

    (2-2) 交通网络

    主图为新建设的九龙坡区二郎立体交通枢纽,背景为重庆城市建筑群,突出了直辖以来重庆交通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

    本套邮票采用横幅连票构图的形式,展现出气势磅礴的宏大场景,渝中半岛新貌和立交桥建筑通过明暗过渡很好地相互映衬和融合,淋漓尽致地诠释了重庆成为直辖市十年来的崭新容颜,连票上方一片蔚蓝天空,体现出重视环境保护的科学发展理念。蔚蓝背景中淡淡的浅灰色彩更是巧妙地点出“雾都”的地域特色。邮票两边齿孔中间一个为椭圆形齿孔。同时2枚邮票使用了微缩文字,为重庆建设“CQJS”第一个字母。

    版票采用小版张形式,12枚6套邮票按(4×3)二图连印居中偏上排列;下面边饰为璀璨的山城夜景和“重庆建设”文字;背景底色为浅灰色,巧妙地点出“雾都”的地域特色;邮票左下角为直排“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厂铭。设计清新悦目,寓意深远。

作者:张健
上一篇:新中国🇨🇳历年最佳邮票回顾(1990年篇)
下一篇:PFBN拜年封系列最新市场价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邮网网站无关,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中邮网网站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本文仅供参考。
 
    购物指南
      注册开户
      购物步骤
      查找商品
      缺货/求购登记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支付宝支付
      银行卡汇款
      货到付款
      Yeepay在线支付
    物流配送
      公司自取
      加急送
      同城快递
      异地快递
      特快专递(EMS)
    聚时惠说明
      关于聚时惠
      聚时惠流程
      收货事宜
      常见问题
    保障服务
      诚信保障
      7天退换货
      全部保真
    关于我们
      中邮动态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收购业务
      广告服务
Copyright © 北京光辉岁月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中邮网 2004-2022,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50204号    公安机关备案号:110102001872-1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757号    商标注册:光辉岁月    经营流通人民币许可证:2010-020
产品支持:中国人民银行 | 中国金币总公司 | 国家邮政集团 | 中国集邮总公司 | 中华集邮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