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美国钞票发展史
发布时间:2017-9-5点击率:2323字体大小:小 中 大 美国最早的钞票“大陆币”是在美国独立战争爆发后不久由13个殖民地的联合政权批准发行的。1789年美国宪法颁布后,国会授权两家商业银行发行钞票,1863--1864年颁布的国民银行法准许美国各州指定的银行发行钞票,称为“国民银行券”,因金价和银价经常波动,为防止金币和银币私运出口,美国政府还发行了“金币券”和“银币券”,这两种券可以兑取金币和银币。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后,为筹集战争经费,美国国会通过立法,授权财政部直接发行不能兑现的钞票,称为“联邦券”。此种钞票的背面图景使用绿色油墨印刷,称为“背绿”票,沿用迄今。
1913年12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储备法案,建立了联邦储备制度,按照“法案”的规定,美国全国划分为12个联邦储备区,每个区在一个指定的联邦储备市中设立一个联邦储备银行,为全面协调监督各联邦储备银行的工作,美国政府在首都华盛顿设立了联邦储备委员会作为最高决策机构。联邦储备银行成立后,先发行了“联邦储备银行券”,接着又发行了一种“联邦储备券”,作为流通领域的通用货币。
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上任后,钞票曾采用了“金本位制”。美国政府在1929年经济大萧条之后,1931年又取消了“金本位制”。1934年美元贬值,美国政府采取措施将贬值前1922年版以前的旧钞逐渐收回,目前流通的是1928、1934、1935、1950、1953、1963、1966、1969、1933和1985年版的钞票。1922年版以前钞票,尺寸均为178×73mm,1928年之后,即目前流通的钞票尺寸均为156×66mm。
来源:首席收藏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中邮网网站无关,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中邮网网站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本文仅供参考。